“我不贊成壟斷,但希望行業有一定的集中度,希望市場穩定,希望市場競爭更有秩序,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宋董事長表示。
據水泥人網了解,國內與國外水泥行業相比,我國水泥的產能集中度的確還沒有達到壟斷程度。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水泥行業有一個銷售半徑的問題,從每次的水泥行業漲價來看,都是以區域為范圍的進行漲價,所以水泥企業是否涉嫌壟斷,也應該考慮以區域為參考范疇。
據水泥人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國水泥熟料產能17.16億噸,其中,全國水泥熟料前十強的熟料總產能約為10.51億噸,占全國水泥熟料產能的61.27%。
備注:以上數據來源于水泥人網,僅供參考,如有差池,請以實際數據為準!
產能集中度相對比較高,但還沒有達到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是以區域來看,水泥企業產能集中度是否依然不高呢?
以安徽省為例,據水泥人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安徽省水泥熟料總產能約為13364.41萬噸,其中海螺水泥的總產能約為7471萬噸,占安徽省水泥熟料總產能的55.9%,上峰水泥在安徽的市場份額約為9.2%;南方水泥在安徽省的熟料總產能為7.3%。海螺水泥、上峰水泥、南方水泥三家水泥企業就在安徽地區的占比高達到72.4%,擁有絕對的市場話語權跟定價權。
比如浙江省,2018年浙江省水泥熟料總產能約為5428.1萬噸,其中南方水泥的總產能約為2889.2萬噸,占浙江省水泥熟料總產能的53.23%,紅獅水泥的總產能約為620萬噸,占浙江省水泥熟料總產能的11.24%,在浙江地區,南方水泥和紅獅水泥兩家企業的熟料總產能占到整個浙江省的67.47%,如果兩家企業聯手推漲,相信整個浙江省水泥價格很容易被推漲上去的。
據水泥人網完不全統計,2018年湖北省水泥熟料總產能約為5778.4萬噸,其中華新水泥的熟料產能約為1672.45萬噸,占湖北省水泥熟料總產能約為28.94%;葛洲壩的熟料總產能約為1401.2萬噸,占湖北水泥熟料總產能的24.25%。華新水泥和葛洲壩的水泥熟料總產能占到湖北地區的53.19%,也超過了50%的界線。
像以上這種情況在其他省份區域也并少見,我們不難發現,在國內很多區域內,基本上都是兩家左右的龍頭企業就能占到當地市場份額的50%以上,而且每次價格上漲,往往是由區域內的龍頭企業先行漲價,其它企業緊隨其后。
從各位水泥大佬的表態來看,他們并不贊成水泥行業壟斷,但是支持進一步提升水泥行業的產能集中度,未來怎么解決產能集中度過高,而還不觸碰壟斷紅線,將是各位大佬又面臨的一個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