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32.5(R)水泥后,全國各地M32.5水泥如雨后春筍般粉墨登場,全國多區域水泥經銷售商竟把砌筑M32.5水泥當PC32.5R水泥銷售。那么,如此操作是否會帶來巨大隱患呢?
42.5水泥不可能取代32.5水泥
首先,32.5水泥并非劣質水泥的代名詞,它并不是落后產能,因為落后產能是指產品質量低劣、生產所需能耗高的產能。所以先要討論32.5標號水泥產品質量是否低劣再討論它的能耗是否高。 產品質量的高標準應當是指產品的高適用性,即應當根據市場需要由用戶來評價。隨著現代混凝土技術的進步,32.5標號水泥已經可以取代42.5標號配制 C60混凝土了,而且還不易開裂,建筑物壽命更長。 因此現代水泥質量的優劣不能只憑強度,按標號界定,優質的水泥首先就是具備更高的穩定性。從這個角度說,性能優異的32.5標號水泥,不見得就比42.5標號水泥容易生產。將水泥標號理解為性能高低的人,將42.5標號與32.5標號的差異,比喻為彩色電視與黑白電視的取代關系。但事實就像混凝土不能用C40取代C30、C25一樣,42.5標號水泥不可能取代32.5水泥。
以“去產能”為借口取消32.5水泥
至于從生產能耗分析 ,32.5標號水泥所需熟料少,能耗要比42.5水泥省很多,這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實。因此用高能耗生產所謂高品質的路并不是康莊大道,相反高品質的產品一定要想方設法降低能耗,才是技術發展的正確方向。 主張取消32.5水泥的人,還以“去產能”為借口,樂觀的盼望會有3億噸的產能被壓縮。它們以為42.5水泥會讓更多小企業望而生畏、被迫停產,但事實是任何粉磨站都能生產高標號水泥。同時,他們還以為42.5標號水泥會增加熟料消耗量,緩解熟料的過剩。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沒有32.5標號水泥,攪拌站自己必將提高外摻料比例,即減少對水泥的總購買量,這不是等于強迫將粉磨功能轉移到混凝土行業嗎?更何況有遠見卓識的專家正致力于減少熟料在水泥中活性不充分的浪費,節約熟料用量,同時改善水泥性能。到那時,添加熟料多少不再是衡量水泥質量的標準,減少熟料添加反而會成為對節能減排貢獻的標桿。那時的熟料產能將更供大于求,會有更多能耗高的熟料生產線下課。更何況以目前32.5復合水泥被取消的背景下,全國水泥產能并未有效減少,如此邏輯持續下去,是不是下一步該取消42.5水泥了?
32.5標號復合水泥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1)復合混合材是改善水泥質量性能的重要手段。為了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對水泥提出了和易性、泌水性、水化熱、含堿量與外加劑適應性等要求;為了滿足建筑物長期耐久的使用需要,就要有低堿、低需水量、后期強度等要求;而滿足與實現這些性能,理應依靠企業所處地理環境、自然條件、工業廢渣和來源廣泛的選擇和搭配,這正是復合摻加混合材的優勢。 (2)復合是提高混凝土、建筑物質量的保障。混凝土業界對現場摻加外摻料不均勻的現狀早就憂心忡忡,我國混凝土專家、清華大家廉慧珍教授早在八年前就呼吁,攪拌站的絕大部分外摻料應由水泥廠添加,以更有利于提高商品混凝土質量,也有利于節約水泥用量。方案的關鍵不是技術,而是水泥與混凝土兩個行業利潤最大化的分配方案要求,這本可依靠政府宏觀協調便能解決,迄今限制水泥復合添加混合材,不正反其道而行之。 (3)當今水泥生產已是循環經濟、環境保護的重要一環。復合摻加混合材更有利于水泥行業消納其它工業廢渣及生活垃圾。取消了32.5復合水泥,就等于人為設置了消除工業廢渣的障礙。 所有這些理由都是發達國家仍保留這類品種且鼓勵多摻混合材的理由 。在2011年頒布的歐洲水泥標準中,CEMⅡ/B-M就是復合硅酸鹽水泥,它允許加入的混合材總量為21%~35%。這充分反映他們對標準的掌控水平。
生產高標號不是生存之本
邊疆小城某水泥企業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興建的立窯,于八十年代建了兩條技術并不先進的預熱器窯,磨都是清一色的Φ2.2m×11m的規模,而石灰石礦山儲量也只不過還有千余萬噸。前年他們應某用戶的特殊要求,成功試生產出一個編號的52.5的高標號水泥,滿足了客戶要求。但該廠生產許可證上并沒有此品種,為了能拓寬市場渠道,就興致沖沖跑到當地主管部門,申請增加52.5品種的生產許可。沒想到,主持審批的領導回答更干脆:“你們廠已經在國家規定關閉的對象之列,現在離關閉期限已不到兩年,還想申報生產52.5標號,是否讓我們現在就撤銷你們的許可證”,幾句話像一盆涼水,嚇得申請人再不敢吱聲,趕緊回來了。 這件事說明生產高標號水泥并不難,并不一定要更換大規格設備,它還告訴我們,即使能生產高標號水泥,若不解決耗能高的根本問題,也不是水泥企業的生存之本。
32.5R水泥換M32.5水泥 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據水泥人網了解,標準文本中明確砌筑水泥適用于砌筑和抹面砂漿、墊層混凝土所需。而在新版硅酸鹽水泥標準報批稿附錄中提到的通用硅酸鹽水泥的性能特點及適用工程。其中提到復合硅酸鹽水泥除了具有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所具有的水化熱低、耐蝕性好、韌性好的優點外,能通過混合材料的復摻優化水泥的性能,如改善保水性、降低需水性、 減少干燥收縮、適宜的早期和后期強度發展。 復合硅酸鹽水泥可用于無特殊要求的一般結構工程,適用于地下、水利和大體積等混凝土工程,特別是有化學侵蝕的工程,不宜用于需要早強和受凍融循環、干濕交替的工程中。
復合硅酸鹽水泥與砌筑水泥不僅在生產檢驗過程中有差別,在適用領域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區別,絕對不能劃等號。
據水泥人網通訊員反饋,目前市場上多家企業在取消PC32.5R水泥后,生產砌筑M32.5水泥。部分經銷商及消費者因對相關標準及產品了解不全面,便將M32.5水泥用于原PC32.5R水泥的應用領域。
一水泥經銷商表示,PC32.5R取消后區域內絕大多數企業都生產M32.5了,很多人都說是舊酒裝新瓶,換了個袋子而已,一樣用法。下游消費者則表示,不論是M32.5還是PC32.5都是32.5標號,強度一樣,用法也就都一樣。甚至有些商砼攪拌站也以上述“說法”說服客戶在施工過程中采用M32.5水泥。
M32.5水泥和PC32.5R級水泥的性能和應用領域是完全不一樣的,貿然將M32.5水泥用于PC32.5R水泥的應用領域,那今天我們看到的“樓歪歪”、“橋塌塌”就不是偶然現象了,而是會成為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那將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災難?
我們需要怎樣的水泥產品,又是怎樣的水泥產品適合我們?正如謝克平老先生所言,生產水泥的初衷是為社會,為人類提供最經久耐用的建筑材料,而且要盡量少地消耗資源(包括能源),保護環境。若以此為初衷,水泥標號之爭便可釋然了。
來源:水泥人網,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未經許可或未注明出處,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