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20-07-10 09:02:12 來源:水泥人網

水泥賣400元/噸!虧錢?

  日前央視財經報道稱水泥行業6月份行情較差。經銷商表示,目前水泥價格大概在400元/噸左右,但是賣一噸竟然還虧20元。行業分析師表示,導致目前水泥價格持續下跌主要是受梅雨季節進口熟料雙重因素影響導致。那實際情況果真如此嗎?

  梅雨季節年年有,但是今年水泥價格較上年梅雨季節同比跌了100元/噸

  央視報道中提到本月初,全國散裝水泥均價在412.55元/噸,與5月底最高價相比每噸下降26.45元,降幅6%,與年初高點相比下降了16%。

  梅雨季節并不是今年才有的,以42.5標號散裝水泥為例,上年同期華東區域核心市場主流品牌出廠報價在450-550元/噸,而今年報價多在400-450元/噸左右,部分區域較上年同期低出近100元/噸。雖然說水泥價格的大幅下跌與梅雨季有關,但是并不是主要原因。

  據經銷商稱,最近水泥拿貨價一直在下調,但對下游結算是按照市場價結算,再加上運費環節的成本,6月份一個月都是在虧本,每噸基本上就是按照進價出,每噸水泥虧20塊錢左右。如按此邏輯,即使水泥價格賣1000元/噸,也還是有可能虧損的。

  新建產能集中釋放,加劇了水泥行業過剩程度

  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全國各地公示公告的置換、新建、在建項共計47個,新增產能約6545.04萬噸/年。其中計劃于2020年投火投產2460.99萬噸/年,2021-2022年點火投產2315.25萬噸/年。近一年公示公告新建線未明確點火投產時間的產能約1768.8萬噸/年。上千萬的新建產能的釋放,進一步加劇了國內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程度。

  目前國內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已經成為共識,2019年熟料實際產量15.2億噸。2019年水泥行業產量23.3億噸,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產能達到1.66噸,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人均產能大部分在200~300公斤左右,是當前美國人均水泥消費量0.26噸的近6.5倍。相比之下,過剩程度顯然易見,而且還有很多新增產能沒有釋放出來。針對目前國內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的情況,國家主管部門提出了淘汰落后產能和減量產能置換等政策,但是從近幾年的執行情況來看,很多僵尸產能、無效產能逐步的死灰復燃,成為了很多水泥企業產能置換的通行證。由此掀起了國內水泥行業的產能置換潮,國內水泥行業產能并沒有減少,而且在不斷的增多,很多5000t/d生產線、萬噸線都在加速上,產能過剩程度持續加大。

  錯峰停產被“架空”,供需失衡

  前幾年水泥行情比較好,離不開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在相關政策推動之下,全國水泥行業自北向南、自東向西開始執行錯峰生產。通過錯峰生產控制水泥生產線的運轉率,很多地區水泥企業長年的運轉率僅有50%左右。今年各地錯峰停產執行力度較此前有所放松,很多水泥企業也開始在錯峰生產期間試探性生產,甚至有部分企業不執行錯峰停產,導致局部地區錯峰生產已經形同虛設。相關市場人士表示,前兩年的停產即漲價或為人為因素導致,水泥價格受停限產影響較大,水泥價格稍有回落時,各區域企業就提出“自律停窯、集體漲價”,而且落實情況相對較好。而今年與此前大相徑庭,以唐山區域為例,今年不僅價格提不上去,停產落實情況也相對較差,“停產=漲價”的規律也全面“失效”。

  進口熟料逐年上升 嚴重沖擊國內市場

  前兩年,在相關政策推動下,國內水泥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能極度過剩的水泥行業竟然出現了“一噸難求”、“托關系買水泥”、“先款后貨”的壯觀場面,甚至出現了拿著現金也買不到水泥的場面,這在水泥史上也極為罕見。

  同時,在錯峰停產政策的推動之下,國內水泥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部分地區水泥價格一度達到近700元/噸的歷史最高價。在這種行情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來自于越南,韓國,泰國,伊朗等地的熟料陸續到港,紛紛搶灘中國沿海市場,港口分銷報價在420-450元/噸不等。而且,國內部分大型水泥集團在引領行業錯峰停窯,協同漲價的同時,大批量搶購國外的低價熟料,利用國內企業停產之際,狠賺了一把。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僅5月份,越南水泥和熟料出口量為314萬噸,價值1.107億美元,比上月增長11.2%,比上月增長15.4%。截至5月底,越南水泥和熟料出口總額為1360萬噸,價值5.053億美元。在2020年的前5個月,中國仍然越南最大的水泥銷售市場,進口量達到707萬噸。

  低價水泥跨區沖擊市場,打破原有區域價格保護

  幾年以前,水泥還是區域性很強的短腿產品。但是在短短的幾年時間,水泥物流就發生了“質”的變化。鐵路運輸的大力發展,泛東北遼、吉、黑、蒙區域、西北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地區以及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低價水泥、電石渣水泥,通過鐵路,水路運到華中,華東,華南多個市場。對當地市場價格體系,形成巨大沖擊。

  新基建投入雷聲大雨點小 市場需求疲軟

  通過人為干預控制水泥市場價格終不是長久之計,市場需求才是決定水泥價格的主要原因。今年3月初,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各省份密集推出龐大投資計劃,總投資近50萬億元,大力推動了國內的新基建項目,其中2020年度計劃投資總規模7.6萬億元。

  時至今日,2020年已然過半,但是各地的新建項目落實情況并不是很理想,很多項目也都沒有落地,這讓很多水泥企業不知所措。原本認為,下半年隨著疫情的減弱,各地新項目的陸續開工建設,對于水泥的需求會有所增加,水泥價格也會出現一個漲價的小高潮,但是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這個小高潮的出現條件尚不充分。

  市場需求疲軟 ,新建產能釋放,進口熟料沖擊 ,錯峰停產被架空,跨區低價銷售沖擊市場……,多個因素的疊加,水泥價格或將持續走低。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