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螺水泥子公司被限制礦山開采
據水泥人網了解,2019年海螺水泥全資子公司中國水泥廠因礦石供應不足,水泥及熟料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作為南京和鎮江地區水泥熟料主要來源,中國水泥廠的熟料供應緊張,導致訂購其熟料的鶴林水泥等企業受到影響,鶴林水泥日生產量減少約萬噸左右,導致該區域水泥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影響到市場供需失衡。
是什么原因導致海螺水泥子公司礦石不夠用呢?
在那之前,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以海螺水泥青龍山礦山核定開采量65萬噸為由,通知鎮江市公安部門停止中國水泥廠炸藥審批,此舉導致中國水泥廠生產經營受到巨大影響。
據水泥人網了解中國水泥廠的礦山開采許可是由南京市政府審核批準的,其開采量與實際開采不符屬歷史遺留問題,相關部門也多次予以協調。
水泥人網也曾多次報道關于中國水泥廠在江蘇園博園項目建設上付出的巨大犧牲。開往春天的小火車留給大家深刻的記憶,原屬于中國水泥廠的孔山礦被叫停,其開采規模未做相應轉移。
外資水泥廠也要關停
坐落于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東北郊棲霞山麓、毗鄰長江的江南-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中日合資企業,由南京化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1.49%,日本國太平洋水泥株式會社出資88.51%,共同投資經營。經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批準,合資公司于1993年3月12日成立,同年12月開工;1996年2月28日點火試生產;1996年5月28日竣工并投入商業性生產。公司生產規模為日產熟料4000噸,年產水泥135萬噸;占地面積49公頃(礦山除外);自備一座凈化水能力為15000噸/日的自來水廠和一座4.2萬噸級的散裝水泥專用碼頭。
一家是龍頭企業海螺水泥旗下百年企業,另一家是中外合資企業,其影響力不僅僅是蘇南及周邊區域。
央企淮海中聯水泥,各項指標合格,也被要求關停
在蘇北淮海中聯水泥退出一事懸而未決之時,南京市棲霞區政府的這兩則聽證會公告,更加重了當地水泥行業的緊張情緒。據水泥人網了解,2019年7月8日和10月15日淮海中聯水泥所屬焦山礦區和青龍山礦區開采許可證分別到期,骨料、熟料及粉磨生產線相繼停產。當地政府未再續批礦山許可。淮海中聯水泥一直外購礦石用于生產。
今年3月份,徐州市工信局為了進一步敦促淮海中聯水泥盡快退出,發布了《關于加快幫扶推薦淮海中聯搬遷轉移切實加強環保監管的函》稱,要求相關部門嚴肅屬地監管責任,組織有關部門立即調查,嚴防礦山資源非法啟動開采,加大污染物在線監測和環境執法力度,切實加強區域道路運輸監管,杜絕外購礦石、擅自復產等現象。
據水泥人網通訊員反饋,淮海中聯今年3月10日復產到6月23日開始停產檢修,6月份運轉率約86%左右。
自6月23日停產檢修企業一直未生產,截止上周四(7月9日),檢修基本結束,工廠門前道路維修也基本結束,但是企業何時復產,仍舊遙遙無期,至今1000多名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作為央企的淮海中聯水泥,不但符合產業政策,而且在環保方面遙遙領先行業整體水平,并作為示范企業多次獲得主管部門嘉獎。而作為國企的海螺水泥中國水泥廠,企業成立至今已經100年了,一個百年企業,就被這樣卡住了脖子,隨時面臨關停的厄運;另外一個中外合資的小野田水泥廠,國家三令五申鼓勵外資企業投資中國市場,目前也因為當地主管部門的一紙政令,隨時準備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