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于近日發布,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
兩高院明確提出:與注冊商標之間基本無差別等行為均屬于侵犯知識產權罪中的假冒注冊商標罪,并將嚴厲懲處此類違法行為。
盡管如此,國內各種侵權案件還是層出不窮。據水泥人網了解,國內包裝設備領軍企業哈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沃科技”)與唐山某設備企業之間的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就是一起典型的仿制侵權事件,目前哈沃科技已經通過法律程序成功維護了自身的合法權益。但這一事件不僅攪亂了市場秩序,還影響了相關企業的利益。
哈沃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本就肩負著維護行業秩序,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重任,遇到這種情況更應該挺身而出,堅決制止行業中這種不和諧的因素。且維權的真正目的,不是封鎖技術和市場,而是積極倡導創新,推進行業的良性競爭和升級換代,盡可能地杜絕拿來主義。
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其運行必然是按某種規則和秩序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經濟活動,其經濟活動過程必然要靠法律來保證,只有完備的法制才能保證它公平、高效、健康地運行。不管是水泥、建材行業,還是機械設備行業,從技術創新和工藝水平上尋找出路,努力提升質量的同時,也要加大行政和司法保護力度,讓侵權者望而卻步。
水泥人網認為,創新能力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源動力。但是創新不等于模仿、抄襲。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應該是產品的競爭,用戶服務的競爭,所以大家應該共同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而不應該投機取巧,想著賺快錢,這種思路模式在未來的市場環境中,必將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