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20-11-16 11:21:20 來源:水泥人網

大事!明年將會延遲退休?退休年齡到65歲!

  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又來了。近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落實異地就醫結算,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
  所謂的“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么策略?第一步是職工養老退休改革:2017年前,女性退休統一到55歲;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第二步是居民養老退休改革: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這一次延遲退休最大變化的點在于,實現男女同齡退休。為啥要延遲退休?

  最直接的悲催的原因就是:養老金沒錢了。

  我們通常會說80后是悲催的一代

  他們趕上了教育收費、就業難、高房價,

  如此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

  是時候退休享享清福了吧?

  對不起,

  二三十年后,他們還將面臨幾乎崩潰的養老體系。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預測,未來30年我國的制度贍養率翻倍,2019年當期結余總額為1062.9億元,不過到2028年,當期結余可能會首次出現負數,為負1181.3億元?!秷蟾妗吠瑫r指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到2027年有望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后開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盡累計結余的可能性。

 

  《報告》預測,2019~2050年,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后,將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越來越大。具體來看,2019年當期結余為1062.9億元,并將短暫增長到2022年,然后從2023年開始下降,到2028年當期結余會首次出現負數,達到負1181.3億元,最終到2050年,當期結余可能達到負11.28萬億元。

 

  養老保險基金就和醫療保險基金一樣,是保障社會公民基本權利的福利,也是很多打工人人生規劃中老去后的唯一倚靠。如果說,上一次的醫保改革意見采納是開始動個人醫保賬戶中的資金,那么這一次的養老改革,就輪到了同一批繳錢納稅卻享受不到福利的80后90后了。一句句“苦口婆心”的勸慰,都在預告著要為自己的養老打算,似乎更預告著中國人的晚景凄涼。

 

  養老和醫保的資金問題,成為了二三十年后才會退休的打工人最大的憂慮。這些年來,醫保改革、養老改革的步履都沒有停下來,改革的信號也都無一不指向性明確。然而,照目前的政策來看,所謂的改革,是讓同一撥80后90后多掏錢,以后老了少用錢。有人哀嘆,這也太狠了,不能緊著同一撥羊薅啊。然而,這卻是不得不為之的辦法。根據最新統計,全國老年人口即將突破3億人,2025年即將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和“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消息一起到來的,是新生兒數量逐年下降,適齡生育婦女總數下降與生育意愿下降。所以,養老、生育,現在已經裹挾著社會進入惡性循環。越不想生,養老的壓力越大;養老壓力大,延遲退休;養育成本高,推遲生育年齡、低生育欲望成為了總趨勢。中年危機之后自由就業的危機也來了還記得之前引發熱議的武漢菜市場嗎?菜市場推出了新規定,要求女攤販不能超過45歲,男攤販不能超過50歲。

 

  45歲就不讓賣菜了,我拿什么吃喝呢?也有人說,繼35歲的中年危機之后,45歲自由就業的危機也來了。45歲就不讓賣菜了,是給35歲從私企被趕出的人空位置嗎?這內循環挺好的。45歲再次下崗,到時候該去干什么呢?距離可以領到養老金,還有足足20年啊。而且,45-55歲年齡段,正是人一生中壓力最大的時刻。上有養老壓力,下有孩子學業,如果頂梁柱倒了,就意味著三個家庭的岌岌可危。 “錢不夠用”仍是最大的障礙所以,為什么儲蓄金額會下降或者有些受訪者干脆就放棄儲蓄?69%(2018年該比例為63%)尚未開始為退休儲蓄的受訪者表示,因為錢不夠用!雖然近些年來,國內平均工資增速達到兩位數,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超過7% ,并且2018年最低工資水平也有所提高。所以38%的受訪者預計穩妥的政府養老金將是他們退休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去年這一比例為32%。與此同時,幾乎所有其他用于養老的收入來源(現金儲蓄 、租金收入 、年金(包括保險)、子女支持和出售房地產)的占比都出現了下降 。

  根據調查報告顯示,盡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退休儲蓄,但他們的儲蓄額在下降 。2018年人們每月儲蓄月收入的21%(1,389元)作為退休準備,但2019年這一比例降卻至17%(1,052元)。

  按年齡細分,可以看到年輕一代選擇儲蓄和收益型年金作為退休收入來源的比例略高于非年輕一代,僅有34%的年輕一代認為政府養老金將是他們退休收入的主要來源,而這一比例在非年輕一代中為51%。這一情況在年輕一代(18-34歲)中也不例外,在更多年輕人開始儲蓄的背景下,他們當前每月僅儲蓄994元,較去年下降26%。當調查人們為退休而每月預留的儲蓄金額時 ,我們發現儲蓄少于500元的比例超過一半 (52%) ,2018年則為41%。

  每月的儲蓄額有所減少

  從圖表分析結果來看,2018年尚有44%的受訪者表示有信心(包含“非常自信”和“較為自信”)在工作生涯結束時攢夠足夠儲蓄,2018年這一比例已經降至32%。甚至在已經開始儲蓄的受訪者中,對達成退休儲蓄目標充滿信心的受訪者比例也從2018年的55%降至今年的40% ,只有少數受訪者 (6%) 依舊表示高度自信 。上述一系列的調查結果可能表明,在經濟增長放緩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環境中,不安感正在日益加劇 。所以受訪者降低了退休儲蓄預期,連同實現退休儲蓄目標的信心也略有下降 。但禍福相依,人們可能也因此意識到需要尋求建議或接受金融教育,來彌補財務規劃能力方面的不足。現在作為社會勞動者主力的年輕人,已經想著退休了。年輕人為啥不愿意上班呢?因為上班太累了。

  動輒“996是福報”,“35歲警告”,本就壓力山大的KPI,越來越發達的網絡技術令社畜們不管走到哪里都被無形的線束縛,高昂的生活成本、低生活質量讓幾乎沒有上升空間的打工人更加痛苦。

  內卷化趨勢導致競爭愈演愈烈,年輕人想喘口氣寄希望于早日實現財富自由退休;

  中老年人不僅發展渠道被都市還到處被嫌棄,連能不能拿到養老金都成為了問題。

  一面是中年的流動就業工作者憂心養老問題想著多勞動幾年,一面是年輕的企業工作者想攢夠錢早點退休,這樣巨大的分歧,看起來是如此詭異。

  其實,歸根到底,終究還是生活成本問題。

  錯綜復雜的生存問題纏繞在一起,成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突圍的困境。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任重而道遠。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