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水泥生產線上的排放值較現有生產線下降70%以上,新建水泥廠將是花園式工廠,干凈無塵,所有工序作業都在全封閉下操作。”冀東水泥銅川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俊輝這樣描述。


自1958年建市以來,銅川便是一座以煤炭、水泥和電解鋁這“一黑二白”產業為主的資源型城市,人們戲稱為“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從“衛星上看不到”到如今的低排放花園式水泥工廠,銅川市不斷推進科技協同創新和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全市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水泥企業“退城入園”轉型綠色低能耗水泥是銅川最重要的工業產業之一,但長久以來也使得銅川陷入水泥生產耗能污染的困境中。而如今,這個問題已經有了解法。在惠塬綠色建材項目建設現場,堯柏、冀東兩家大型水泥企業引進的兩條國際領先的二代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正在緊張建設中。其中典型的有“退城入園”萬噸生產線,那是國家“一五”期間建設的陜西省耀縣水泥廠舊址的4條水泥生產線,遷建到離城15公里礦山腳下的工業園區,投資20億元在惠塬工業園建設一條日產100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目前投入已過半,將于明年6月投產。


冀東水泥銅川公司總經理趙俊輝表示:“這個項目建成后,將是金隅集團智能化萬噸示范生產線,也代表當地世界水泥生產最先進的節能及智能化水平。”而園區內另一大型企業堯柏水泥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我們的第二代萬噸水泥生產線具有智能化、綠色化、節約化三個特點,實現了超低排放和超低能耗。該生產線能耗利用率將比傳統生產線提高15%,勞動生產率將提高2倍。”此外,園區中項目采用二代水泥技術超低能耗、超低排放;建設集人工智能、5G技術遠程操作、無人機巡檢等技術為一體的智能化示范線;再加上協同處置危險廢棄物項目,可處置城市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多類固廢、危廢。一系列措施使老水泥企業從曾經的一生產就飛塵漫天到如今的邊生產邊復墾,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平衡了生態環境,成為銅川經濟發展轉型中亮點之一。
整合產業鏈繼續提高經濟效益在轉型升級低能耗的同時,更大的效益從何而來?那便是圍繞產業鏈加強整合延長提高效益。陜西堯柏節能環保建材有限公司一期規劃建成9個裝配式建筑研發制造中心,以裝配式預制房、PC構件及配套部品研發、制造為主要業務。裝配式建筑房屋施工簡便、周期短,可依據客戶需求進行多樣定制,造型簡潔美觀、結構堅固。陜西堯柏節能環保建材有限公司以信息化管理、標準化設計、個性化定制、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為完整生產鏈,著力打造裝配式建筑產業示范基地,實現產業鏈向價值鏈的高端轉變。通過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原料“搭載”技術,極大提高企業經濟收益。
可以預見的是,惠塬綠色建材項目建成后,水泥產量將從1300萬噸提升到1800萬噸,可實現年產值200億元。此外,利用“退城入園”置換出的3000畝土地,總投資150億元,建設以文旅、康養、研學等為核心的藥王大健康產業園。
從水泥的“一產發展”到綜合性多元產業開發,這正符合了銅川市編制“十四五”規劃時“探索實踐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新路子,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城市定位。此前,銅川市市長李智遠表示,立足更高層次的關中協同創新,銅川要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做實“陜西制造、銅川配套”,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進一步做新“西安研發、銅川轉化”,把大西安具有的科教優勢、科技優勢項目在銅川進一步轉化,推動銅川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