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化驗室主任劉麗芬在全國兩會期間建議,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開展水泥產業結構調整試點。
劉麗芬介紹,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水泥協會數據顯示,2013~2018年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由94%下降到34%,水泥企業連續三年虧損,虧損總額達到174億元。 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行業企業意見基礎上,劉麗芬建議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開展水泥產業結構調整試點。 依法化解水泥產能過剩。首先應從糾正違規建設開始,解決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問題,把業已生效的文件執行到位。
其次是淘汰落后產能,建議將日產2000噸以下的熟料窯、3.2M(不帶輥壓機)及以下的磨機,全部納入落后產能淘汰范圍。 規范PVC熟料企業生產經營。建議從國家層面出臺相關政策,嚴格執行現有產業政策,規范PVC熟料企業生產經營,促進傳統水泥企業與PVC熟料企業協同發展。
動態執行錯峰生產。建議對錯峰生產進行動態管理,錯峰生產天數與產能過剩同比例增長。 建立去產能專項調節基金。建議充分利用市場平臺期,全行業還有利潤的有利時機,抓緊建立去產能基金,讓債務和產能同步下降,逐步減輕負擔。按照市場原則,退出產能基金應該由存續企業買單,在增加的市場收益中提取;或爭取配套一部分政府補貼資金。該基金由稅務部門代收,財政廳與工信廳制定規則并監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