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128號)要求,生態環境部組織各省(區、市)推薦“無廢城市”候選城市,并會同相關部門篩選確定了“11+5”試點城市和地區。
2018年銅陵市可收集農作物秸稈總量109萬噸,以水稻、小麥、玉米秸稈為主,秸稈“五化”利用企業共有32家,綜合利用率達88.9%,其中肥料化利用企業2家,基料化利用企業6家,飼料化利用企業10家,能源化利用企業12家,原料化利用2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以來,銅陵市把“無廢城市”建設與鄉村振興、綠色生產、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戶參與,著力構建市場化運作互為補充的秸稈產業化、規模化利用模式。
主要做法
企業帶動,提高秸稈產業化、規模化利用水平。2019年6月,建成銅陵萬華禾香板業有限公司年產25萬立方米秸稈生態板項目,該項目采用的稻、麥秸稈人造板制造技術填補了我國生態板的空白,曾獨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列入國家“863”重點高科技發展計劃、國家級星火計劃和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無甲醛高強度人造板的制造方法”獲得多項發明專利。
2020年10月,銅陵樅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一期工程建成投產,該項目是國內水泥行業首套生物質替代燃料系統,可以處理包括油菜稈、稻草等不同種類秸稈。此外,試點期間,銅陵市還建成了年產沼氣36.5萬立方米,年發電45.17萬度,生產固體沼肥2300噸的畜禽糞污及秸稈沼氣發電工程。

樅陽海螺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
取得成效
銅陵樅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每年利用秸稈等生物質15萬噸/年,實現年節約標準煤7.3萬噸,緩解水泥工業對煤炭的依賴性,減少水泥窯煤的用量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溫室氣體的排放,是推進水泥生產工業“低碳、環保、減排”的有效途徑,對水泥行業節能減排和廢物資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2020年,銅陵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由試點前的88.9%提升到92.44%。
推廣應用條件
銅陵市企業主導、政府推動、多方參與的秸稈產業化、規模化利用模式,對秸稈產生量可進行機械化收集作業的地區具有借鑒意義。在推廣應用過程中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加強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宣傳,制定秸稈產業化利用獎補政策,開辟秸稈及產品的運輸綠色通道。
二是制定秸稈收儲點建設、管理標準,推進農作物聯合收獲、撿拾打捆全程機械化,為秸稈規模化、產業化利用創造條件。
三是制定秸稈等生物質在水泥企業燃料化應用技術標準,便于在水泥企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