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純電動水泥罐車動力與柴油車無異,運營成本低。”7月9日,全省新能源裝載運輸車輛推廣應用工作現場會在鄭州召開,作為率先吃“螃蟹”者,已購買50臺純電水泥罐車的鄭州市眾聯混凝土有限公司分享了使用體驗。


“近年來,雖然鄭州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主要來源于移動源排放的二氧化氮仍在全省排名靠后。”市攻堅辦副主任、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春曉發言時說,截至目前全市機動車總量為490萬輛,單位面積密度全國最高。特別是高頻使用的車輛,如巡游出租車、網約車、燃氣渣土車、水泥罐車、環衛車輛、物流配送車等,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占全市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的44.3%。為改善空氣質量,對這些高頻使用車輛實行新能源推廣,是鄭州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公交車已全部實現新能源化,環衛車輛新能源化率71.2%,10854輛巡游出租車,已有7800輛實現新能源化,在城市物流配送的輕型廂式貨車中,新能源化也已初見成效。
“‘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我們將把‘3+2’車輛新能源替代作為重要突破口。”王春曉說,“3+2”車輛即渣土車、水泥罐車、重型貨車和出租車、物流車,2021年10月底前完成國四柴油環衛車輛淘汰和新能源替代,年底前完成全市巡游出租車新能源替代,新能源水泥罐車、新能源渣土車總數分別達到1000臺,新能源物流車總數達到30000臺以上。完成后,預計可降低全市PM2.5年均濃度1.3-1.7微克/立方米。

另據介紹,河南省去年從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中列支15370萬元支持各地用于城市渣土車、霧炮車、環衛作業車、出租車等新能源車輛替換工作。今年,河南省計劃再從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中列支4.7億元,用于新能源公交、環衛、渣土、水泥罐車、物流配送車新能源替代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