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水泥市場“跌聲”不斷,北邊跌完,南邊跌,西邊跌完,東邊跌,全國市場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價格戰”,各個區域的龍頭企業劍拔弩張,低價水泥橫沖直撞。
西藏大跌130元/噸,新建生產線產能低價釋放
奇葩,熟料漲價30元,水泥卻跌50元
日前,陜西關中地區西安、咸陽部分主流品牌水泥報價再次下調50元/噸,多次累計下調120-140元/噸。同時部分全能水泥廠通知因夏季錯峰,熟料庫位較低,上調熟料價格30元/噸。
區域經銷商表示,上調熟料價格下調水泥價格是部分全能水泥廠慣用的“策略”,目的就是擠壓單體粉磨站的利潤。
據水泥人網了解,近期,由于高溫雨水天氣、新工程啟動較緩、房地產資金緊缺、庫存高位、新增產能釋放疊加周邊低價水泥沖擊,本地市場價格持續下跌。
西藏大跌130元/噸,新建生產線產能低價釋放
如果說平原地區水泥價格淡季下跌是正常現象,高原西藏區域的價格下跌130元/噸,就讓人有些意外了。
日前西藏拉薩、日喀則、山南地區繼6月份大跌90元/噸之后,再次下跌40元/噸,兩次累計跌價達到130元/噸。區域經銷商表示市場需求不佳,價格持續回落。下調后拉薩、山南地區高標散裝市場價格550-555元/噸左右,日喀則地區P.O42.5散裝市場價600-605元/噸。
據水泥人網了解,西藏拉薩區域主要經銷商日前通知柏樹山品牌42.5水泥報價450元/噸,而同區域新建生產線祁連山品牌PO42.5水泥410元/噸出廠。相關市場人士反饋,跌價不僅因為區域內新建產能釋放,還因周邊省份長期輸入大量的水泥、熟料。
蘇南地區,賣大票的“當仁不讓”
蘇南“下江區域”一直以來都是水運水泥的集散地,水泥報價也都“看海螺”,前期七輪連跌,區域內中轉庫絕大多數不再進貨了,都在靜觀其變。
蘇南市場金峰水泥與海螺水泥一直競爭激烈,金峰水泥通常要比海螺低出30-40元/噸,即使是連降七輪之后,金峰水泥仍比海螺水泥低出10元/噸。且因有前期“大票”支撐,金峰水泥七條航道一起發運仍有大量的排隊船聚集。雖然金峰、臺泥、海螺的PO42.5都是在300~310元/噸出庫,但就這10元/差價的背后,又有各自的大招,區域內已經有扛不住的企業“停窯待漲”了。
湖北市場,進進出出好不熱鬧
湖北位于中部地區,不僅受華南、西南區域低價水泥影響,同時也影響華東和陜西市場。近期有陜西區域企業反饋,湖北華新水泥進入陜西市場到位價與當地持平,但其品質相對當地部分品牌較好,部分對質量有特別要求的商混企業多選擇華新水泥。
據水泥人網了解,華新水泥的價格管理相比其他企業更為嚴格,所有調價信息都需要經總部價格部門審核。也經常因此錯過了調價的良機,而處于競爭劣勢。但因其品質相對較好,百年品牌“堡壘”市場認可度較高。
云南市場,海螺、西南、紅獅、華新、華潤等多個品牌聚集
云南市場近兩年競爭激烈,新建產能陸續釋放,區域內海螺、西南、紅獅、華新、華潤等多個品牌聚集。不僅在同區域內競爭比較激烈,同時受貴州、四川等多區域低價水泥影響,價格戰一觸即發。相關行業人士表示,云南區域熟料產能聚集,多數是各自為戰。
貴州市場自“160元/噸”報價后,各企業停產扛價
貴州市場自前期臺泥水泥直降150元/噸,創造市場最低價紀錄以來。區域內價格戰稍稍緩和。絕大部分全能工廠處理停窯限產中,庫位較前期降低。各企業報價基本保持在210-260元/噸之間。
海螺“打”海螺
湖南市場隨著兩家低成本龍頭企業的掰腕子之戰愈演愈烈,永州,懷化等區域水泥價格已接近歷史較低點,同期有貴州、廣西區域的低價水泥進入。一位常年經營海螺水泥的經銷商對水泥人網表示,在湖南區域多見貴州海螺水泥,經銷商安排的拉貨車都要求安裝GPS,嚴控流向,而貴州來的低價海螺水泥沒有阻擋直接進入湖南市場。湖南區域企業也有向總部反映,得到回復是“扶持貴州”。
福建市場怪象,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盡管福建山多路險,偏偏東南是大海,而且與東部沿海地區的海路交通非常發達。海運費相對公路、鐵路要便宜得多。而且海運運量相對公路、鐵路更大,動不動就是萬噸輪靠岸。
可是福建省多數水泥熟料生產線均建設在靠近礦山的龍巖、三明等中西部地區,離福建經濟核心區太遠了。眼看著外地水泥一船一船地通過海運進入福建市場,搶占市場份額,本土企業卻無能為力。近兩年沿海區域的中轉庫和粉磨站企業多借助省外低價水泥“發家致富”,而本土水泥企業也因外來低價水泥沖擊而薄利運營。
廣東市場“海螺成就海螺”
廣東市多受廣西、貴州區域沖擊。同時鄰近城市的同品牌企業也會存在價格競爭。此前水泥人網曾報道陽春海螺常年供應茂名海螺附近一家較大的商混站,其報價要低出10元/噸。同一品牌,同一標號,10元/噸的差價,銷量差出很多。
區域經銷商表示,這茂名海螺大有成就陽春海螺的意思,扛著價格不降,任憑陽春海螺搶占市場份額,同時也殃及池魚,令區域內其他企業很受傷。
15日湖北武漢、襄陽、黃岡、黃石地區水泥價格下跌10-20元/噸,外來水泥沖擊持續,本地水泥企業壓力增加,水泥價格整體下跌。
15日云南臨滄、保山地區主流品牌水泥價格下跌20-30元/噸。由于雨季影響庫位較高,加之近期疫情嚴重,全員核酸檢測,陸續封城。企業出貨情況大幅下滑,水泥價格回落。
15日四川、成都、樂山、眉山、雅安地區水泥價格下跌30-50元/噸,市場需求疲軟,受環保整治加雨水高溫天氣影響,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廠家庫存高位,水泥價格難以支撐。
15日江西吉安地區水泥行情走弱,水泥價格下跌30元/噸,現階段42.5散裝主流報價在460-480元/噸。
15日福建泉州地區水泥市場報價下跌15-20元/噸,市場需求疲軟,價格無力支撐。
15日山東萊蕪地區水泥價格下跌10元/噸,現主流品牌P.O42.5散裝水泥價格在400-420元/噸。
同期,山東、河北、京津、山西、陜西多地出現自內蒙區域專列運來的低價水泥,出廠價在180-200元/噸左右。其品質較本土二線品牌水泥品質更好,可謂價廉物美,對當地市場的沖擊相對較大。
相關分析人士表示,若價格戰演變為“惡性競爭”,一場全行業的“大戰”就在所難免了。如海螺水泥要求用戶簽署平臺協議,注冊海中寶物流系統,物流運輸車必須加裝GPS,自己卻跨省交易。
又如華北龍頭企業執行停限產,庫位較低,沒有熟料沒有水泥,只待旺季開盤。亦有稱其“捂盤惜售”只供應大項目、大訂單、大利潤客戶。
還有個體企業“大票”承諾客戶鎖價之約,新建生產線產能釋放......低價水泥全年跨區域釋放,水泥市場的競爭將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