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廠區,一輛滿載原材料的貨車駛入,過磅稱重;高清攝像頭自動識別,隨機拍攝原材料,進行質量檢測……全程無人對接,但在廠區調度室的大屏幕上,質檢信息正實時反饋。
“以前,送貨、接貨需要人面對面交接,生產現場靠吼、品控靠手;運送環節,安全隱患多,效率和質量無法保障……”建材物流董事長張興禮介紹,現在通過公魚互聯云平臺,一個顯示屏,企業就能第一時間掌握相關情況。
據了解,公魚互聯云平臺,是混凝土行業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以工業互聯網統一標識+云平臺為載體,為建材行業探索了一條線下與線上相結合、制造與服務相結合、產業與金融相融合的創新發展模式。
2020年,該平臺首次亮相智博會——智造重鎮專題館,并發布建材行業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同年12月,該平臺入選工信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成為國家首批面向行業的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

建材物流運輸車
不斷推陳出新
引領建材工業數字化轉型
2020年12月,建材物流召開公魚智造系列產品發布會,推出無人值守地磅系統、混凝土抗壓強度智能檢測系統等十余項智能化系統,解決了質量管控人員不足、勞動強度大等問題。
今年5月,建材物流發布智慧物流盼砼APP,打通了混凝土運輸行業信息壁壘,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解決行業運輸成本高、行業協同低、服務水平低下等問題。
重慶六匯混凝土有限公司是盼砼APP首個企業用戶。六匯擁有近百臺砼車,日常調度安排效率較低,主要通過打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系,車輛“看不見、摸不著”。
通過盼砼APP,六匯實現了砼車物流規劃與配送過程管控,車輛在途信息實時反饋、系統智能派單,有效整合了運輸資源,車輛運行效率提升20%以上,運輸成本降低5%以上。
“接下來,我們還將推出一系列配套的物流增值服務,逐漸搭建盼砼應用生態,同時加強與交通、建筑等主管部門的數據共享,推進行業級的運營監管平臺建設。”張興禮說。

重慶建工工廠
立足重慶、輻射全國
助力千余家企業低成本上云
據了解,建材物流利用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及區塊鏈技術搭建公魚云ERP平臺,打通了企業客戶數字化“云”轉型之路,目前已助推1000多家企業上云,企業上云成本最低不超過1萬元。
在重慶區域的基礎上,建材物流還先后成立了西南、西北、東北、華北、華東和華南6大區域公司。目前,加入公魚互聯云平臺的產業鏈供需用戶5300余家,連接設備約3500臺。平臺累計完成訂單110余萬筆,累計交易金額超64億元。
張興禮表示,到2021年底,建材物流將幫助2000家上下游企業上云上平臺,打造3家公魚砼數字工廠標桿示范;同時二級節點平臺接入企業約500家,實現建材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