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 新征程
2021 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福建篇章的開啟之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領閩籍青年企業家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在我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中發揮更大作用,福建省青年企業家協會以“弘揚企業家精神、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旨,開設“新青年 新征程”專欄,推出福建青年企業家專題報道,聚焦他們的創業故事、發展歷程等,充分展現新時代福建青年企業家的精神風貌。
福建省五大水泥集團之一——福建龍麟集團(以下簡稱集團),以水泥生產為主業,集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及危險廢物、余熱及光伏發電、商品混凝土、礦山開采、物流中轉、金融投資于一體,自1989年創建至今已走過30多個春秋。近年來,集團以“打造節能、環保、低碳的建材生產基地”為主線,持續探索節能減排低碳技術,實現了從“灰色制造”到“綠色制造”的轉變,在2021年獲工信部“綠色工廠”稱號。
堅守初心信念,踐行創新發展
許柏強是一名農家子弟,1979年出生的他自2000年開始參加工作,一只腳踏進礦山,一干就是18年,從一個“門外漢”逐步成長為采礦技術員、工程師。許柏強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來概括過往的礦山經歷。
“石灰石是制作水泥不可缺少的原料,但以往的礦山開采過程經常出現以采代掘、采掘不分、未按設計施工,礦山開采長期未達產等亂象。”許柏強堅守在生產第一線,運用所掌握的礦山采礦知識,推進采掘、通風等“六大”系統優化布置,提出以“安全為前提、技術是保障”的安全生產理念,并撰寫了《水泥灰巖礦山基建與采礦方法的探討》《水泥灰巖礦山冒頂片幫事故及預防措施探討》等多篇論文。
“管理者認知的邊界就是企業發展的邊界。”許柏強深知學習理論知識對于從事礦山工作的重要性,他從水泥源頭生產實踐中積累經驗,同時不斷豐富專業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自許柏強在礦山分廠抓技術工作以來,礦山安全生產達到了集團礦山最長的安全周期,石灰石產量連年達產,質量連年達標。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推動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許柏強憑著服務社會和服務人民的責任心,踐行著自我對事業的堅韌追求。他持續關注自備礦山礦石運輸道路穿村居而過,易產生交通安全隱患、汽車尾氣排放和道路粉塵等問題,并最終提出《白巖前礦區石灰石皮帶輸送隧道項目方案》。他分析道,每年運送礦石200多萬噸,將10km的汽車運輸改為4km的皮帶機輸送,每噸節約運輸成本10元,年運行費用比汽車運輸節約2153萬元。由此不僅縮短運輸距離,降低礦石運輸成本,還能緩解現有道路的交通壓力,降低交通安全隱患,減少礦石汽車運輸粉塵與廢氣的排放。
緊跟時代脈搏實現綠色循環
加快推進傳統產業綠色轉型,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和提升品牌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企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近年來,集團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固廢、危廢技術,使水泥廠成為城市環境“凈化器”,真正使傳統水泥工業向綠色產業轉型,成為循環經濟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
圍繞集團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建設,許柏強參與到公司協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技改項目中。他說:“首先要對生活垃圾進行初級破碎,經一段時間發酵,再送至汽化爐內進行熱解,經過熱解后產生的飛灰、氣體、卸料口下收集的滲濾液經過管道,與粉碎后的殘渣分別進入水泥旋窯進行處理,最終生成水泥生產需要的熟料。”
水泥旋窯協同處置垃圾減少了自然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讓高效節能減排、低碳制造、綠色發電等成為現實。據統計,該項目投產后可年處理垃圾13.2萬噸,年處理污泥4.5萬噸,余熱發電6500萬千瓦時,與同規模生產線相比,年節煤4500噸,節電3000萬千瓦時,減排氮氧化物500噸。
如今,以技改促進節能降耗成為集團發展循環經濟的重中之重。日產4500噸水泥的新生產線配備了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利用廢氣的余熱進行發電,每度電的成本不到一毛錢。發電量滿足生產用電需求的同時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升了生產過程的“綠色”含量,實現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目前,集團已有新型干法回轉窯帶純低溫余熱發電生產線3條,水泥年產能1000萬噸,商品混凝土產能300萬方。
集團緊隨國家戰略發展規劃,堅持創新驅動,在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主業的同時,推動傳統制造業由點到面實現綠色轉型升級。目前集團被納入國家發改委水泥工業結構調整重點支持企業,工信部首批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試點示范企業。
?投稿方式:
將個人主要事跡(不少于1000字)、個人風采照、企業發展歷史(不少于500字)、企業風采視頻等素材發送至郵箱,并在郵件中注明:姓名、工作單位及職務、聯系方式。
聯系方式:0591-87523221
郵箱地址:fjqnmsf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