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是個令人振奮的日子,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快準穩的安全著陸,三名宇航員平安返回,祖國強大,令人振奮。“2022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新能源金獎”產品頒獎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同力重工TL105E純電動非公路寬體自卸車榮獲工程機械行業“新能源金獎”產品稱號,這消息,同樣令人振奮!
2022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新能源?獎”評審活動由“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評選組委會全權負責,評選活動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用戶投票和專家評審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評選面向2020年、2021年上市并在中國銷售的純電動、氫能源以及混合動?等新能源工程機械產品;
這些產品反映當下新能源?程機械產品的優勢,向?用戶群體普及新能源工程機械技術,促進工程機械新能源產業發展。推進新能源工程機械產業鏈深度融合,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樹?行業品質標桿,推動工程機械企業更好的加快實現“雙碳”目標。
2005年,同力重工洞悉客戶需求首創非公路寬體自卸車;2006-2011年,隨著非公路短途散裝物料運輸需求的高速發展,同力重工產品經過不斷的迭代和完善,先后解決了安全性、適應性的問題,并不斷提升產品的可靠性;2012年-2015年,行業進入較為明顯的調整期,部分制造廠商退出該行業。然而這個時期,同力重工不忘初心進行了持續高強度的產品研發,并發布極具市場影響力的第三代產品TL855及TL875,同力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可靠性大幅度提升,產品壽命逐步明確,并隨著非道路三階段法規的執行,完成了產品的非道路三階段排放的升級。且在這個時期,由同力重工主導,形成了一系列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國家標準,使得該類產品正式成為工程機械的一個產品門類。這時,完成了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再發明,逐步使得寬體自卸車成為一款成熟的,被國家、社會、國內外客戶普遍接受的產品。自2016年起,非公路寬體自卸車迎來了新的發展期,產品經過不斷的迭代,噸位級別提升及產品穩定性提高,應用場景不斷拓展。隨著新能源和無人駕駛技術的加入,非公路寬體自卸車將會迎來更快的發展周期,將會適應更寬的應用場景,被更多的用戶和國家接受。同力重工自2014年起便開始研發新能源相關產品,曾經在增程技術,混聯技術,分布式混合驅動技術,純電技術,氫燃料電池技術等幾乎所有的電動化技術方面進行嘗試,并形成了最完善、最全面的技術積累。同力重工現已形成全系列純電動業務礦卡板塊,主要產品包括增程式電動礦卡TLH90B、混聯電動礦卡TLH90C,純電動礦卡包括60噸級TLE90A/B,70噸級TLE105(充電模式)和TLE105C(換電模式)兩種類型。同力重工在非公路用車領域憑借可靠耐用、產品型譜齊全、服務優質高效引領著非公路用車領域的潮流。
同力重工總經理助理、技術中心副主任王永在新能源高峰對話中以同力的感悟與體驗對新能源產品實現的技術路徑與未來市場做了分析判斷,他認為,純電礦卡與燃油礦卡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一是積極響應綠色礦山的要求,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二是噪音低,有效提升了駕乘舒適性;三是具有能量回收功能,強化了輔助制動,沒有剎車系統,減少了對輪胎、剎車片的損耗,下坡時具有能量回收功能,可將回收的能量在需要時使用;四是能耗費用低,一臺純電礦卡正常工作一年節省的燃油費用至少在30萬元以上。王永表示,純電礦卡受工況的影響較大,在前期開發中,同力重工選擇了相對容易實現的砂石骨料重載下坡工況。電池是工程機械電動化中遇到的比較大的難題,雖然在乘用車和商用車上電池表現比較穩定,但工程機械面臨的工況更為復雜,對產品的性能要求更高,在前期三電選型時并沒有適合寬體自卸車的電機及動力電池。同力重工通過與供應商進行技術交流,采用雙電機解決了電驅問題,與電池廠家合作開發了適用于礦山的動力電池。通過礦區的應用,三電部件在不斷的更新迭代,同力重工的產品也在不斷的迭代中升級。
基于對行業的看好,同力重工于2020年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開開始建設新的生產基地,新基地將建設年產6000臺非公路自卸車和年產500臺全路面礦用車的生產線。投產后,同力重工將擁有全行業最大產能,同時將加大核心零部件的自制率,不斷提高產品工藝水平和產品品質,為廣大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最完美的整體解決方案。隨著同力重工新基地的投產,在企業ERP、MRP管理軟件與先進工藝裝備的保障下,同力重工將會在產品的品質、生產環境改善、企業信息化建設、產品交付方面實現更高的水平。
同力重工TL105E純電動非公路寬體自卸車榮獲工程機械行業“新能源金獎”產品稱號,這是用戶與行業對同力重工的高度肯定,也是對同力重工的強大激勵。在頒獎典禮上,同力重工副總經理楊建耀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獲獎感言,他表示:同力重工將珍惜這份榮譽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為廣大用戶提供技術成熟,性能先進,性價比更高的產品與服務,持續引領行業技術創新,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貢獻同力智慧與方案,體現同力重工的責任與擔當,與行業同仁一起探尋工程機械電動化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