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個省份開啟專項督查,國務院督察組同步進駐
據各省市官方信息,目前國務院十二個督察組已分別進駐遼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陜西等地,并與當地負責人共同出席會議,傳達了重要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
國務院第一督查組進駐遼寧
督查組組長、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梁濤率領國務院第一督查組到遼寧開展為期6天的實地督查。督查組與省政府舉行工作銜接會,梁濤主持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樂成匯報有關工作并作表態發言。
國務院第二督查組進駐江蘇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率國務院第二督查組來江蘇省督查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工作。省長許昆林出席見面會,并作情況匯報。
國務院第三督查組進駐浙江
國務院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專項督查第三督查組來到浙江省,省委書記袁家軍會見了督查組組長、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一行。
國務院第四督查組進駐安徽
國務院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專項督查第四督查組來皖開展實地督查。督查組與安徽省政府召開工作銜接會,督查組組長、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出席并講話,省長王清憲主持會議并作表態發言。副省長周喜安介紹安徽省有關工作情況。
國務院第五督查組進駐福建
國務院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專項督查第五督查組抵閩開展實地督查。26日,福建省委書記尹力、省長趙龍在福州與督查組組長、國家稅務總局總經濟師饒立新一行在福州座談并進行工作銜接。
國務院第六督查組進駐山東
5月26日至31日,國務院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專項督查第六組來山東開展督導檢查。督查組與山東省召開對接會,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國務院專項督查第六組組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出席對接會。
國務院第七督查組進駐河南
國務院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專項督查第七督查組一行蒞臨河南,實地開展督查工作,并在鄭州召開銜接會議。督查組組長、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主持會議并講話,省長王凱出席會議作表態發言。
國務院第八督查組進駐湖北
5月26日至31日,國務院第八督查組在湖北開展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專項督查。督查見面會在漢舉行,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匯報湖北省“兩穩一保”情況。
國務院第九督查組進駐湖南
5月26日至31日,國務院第九督查組來湘開展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專項督查。工作對接會在長沙召開,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第九督查組組長、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出席并講話。
國務院第十一督查組進駐四川
國務院第十一督查組組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俞家棟和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在成都召開視頻見面會。
國務院第十二督查組進駐陜西
國務院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專項督查第十二督查組進駐陜西省開展督查并召開見面會,省長趙一德主持會議。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曉出席會議。
穩經濟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水泥企業機會在哪里?
談到近日召開的“全國穩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網友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會議規模10萬人,甚至包括了縣級別的領導。此次會議的重點之一是穩經濟,主要內容包括3個方面。
第一,目前形勢十分嚴峻,今年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就業、工業生產、用電貨運等指標明顯走低,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沖擊時還大。
第二,強調了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做好疫情防控需要財力物力保障,保就業保民生防風險都需要發展做支撐。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第三,紓困政策,能出盡出,并再一次明確了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6方面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臺可操作的實施細則。
而在實際落地措施上,總結起來包括幾方面:
1.財政方面減稅,擴大全年退稅總額到2.64萬億,延遲還貸、延遲社保繳費。
2.全力支持實體經濟,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將增加一倍,符合條件的企業能貸盡貸。
3.繼續強調基建投資是穩增長的大旗,這也意味著接下來各地的基建項目將進入加速期。
4.鼓勵消費,汽車消費方面減免燃油車購置稅600億。
5.保供穩價,也就是物流運輸等供應鏈順暢,優化復工復產,同時穩定能源安全尤其是煤炭。
6.全力保就業,增加低保覆蓋范圍等民生問題。
更能增強信心的是,這些消息并沒有浮于表面,國務院于26日向12個省派出督導組,對政策落實和配套開展專項督查。這也讓企業和大眾都松了一口氣,紛紛表示有希望了。那么在如此嚴峻的態勢下,在國家大力進行扶持之時,廣大水泥人未來機會在哪里呢?
水泥人網注意到,會議公告實施的6方面33項措施里包括了“優化審批,新開工一批水利特別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水利作為重要的基建領域之一,具備社會效益強,吸納投資大,拉動產業鏈長等特性,結合中央與水利部工作部署,2022年水利將著重于國家水網與流域防洪等重大工程建設,與智慧水利補短板。中長期規劃看,十四五期間水利建設將從防洪、供水、智慧水利與生態修復四大投資方向實現高質量發展,其投資增速有望在150項水利重大項目規劃加速落地的推動下,進入新一輪增長期。
2022年以來,水利工程尤其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有力推進,充分發揮了水利穩投資、穩增長的重要作用。1-4月,全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快,完成水利建設投資大幅增加。各地已完成近200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5.5%。機構指出,最近“地下管網改造”多次在國常會等重點會議上被提及,政策層面對于城市管網改造的需求明顯提升,預計十四五階段管道投資有望加速,保守測算下潛在的管道投資規模或超1.4萬億。
也就是說,水利工程成了未來大勢所趨的方向,而水泥行業無疑也能在這份紅利中得到巨大的拉動和利好。這對受困于下游需求萎縮而日益低迷的水泥需求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接下來能否抓住這個機會,就看各大水泥企業的實力比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