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連續公布第四批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多起,其中提到福建海峽水泥股份公司被通報煙溫探測儀上加裝電阻器件致污染物排放數據失真案。
據通報,福建泉州海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煙溫探測儀上加裝電阻器件,致使自動監測煙氣流量、排放量減少。經調查證實,11月18日該公司中控室主任曾某發現窯尾煙氣煙溫出現異常后,擅自指使電工李某在煙溫探測儀后端傳輸線路接線板上加裝電阻器件,致使該公司自動監測數據失真,煙氣流量變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減少,12月6日曾某指使李某拆除該電阻器件。
該公司上述行為屬于《福建省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實施細則》(閩環保監測〔2019〕3號)第十條第(七)項“篡改監測數據,系指利用某種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條件,故意干預生態環境監測活動的正常開展,導致監測數據失真的行為”規定的情形。
2021年12月10日,泉州市德化生態環境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七)項的規定,將該案件移送公安機關。2022年1月12日,該案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天眼查數據顯示,福建海峽水泥股份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24日,注冊資本為48125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李小明。經營范圍包括:水泥、水泥熟料、水泥包裝的生產、水泥制品的生產、銷售;購銷等。股權方面,福建海峽水泥股份公司大股東為上市公司福建水泥,持股比例約為56%。
據水泥人網了解,今年以來有多家水泥企業被生態環境部公開點名通報。
江蘇省“兩高”項目違規問題依然存在,兩條萬噸線置換公告被撤銷
據水泥人網了解,今年6月初,生態環境部公布的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江蘇省反饋督察情況中提及江蘇省“兩高”項目違規問題依然存在。其中,常州溧陽市東方水泥公司2017年停業關閉,溧陽市工信局卻于2021年上報不實材料,稱該企業符合遷建條件,計劃異地新建水泥熟料生產線,省有關部門同意遷建方案并發布公告。
今年4月19日,江蘇省工信廳發布公告稱,撤銷2021年8月5日發布的《溧陽市前峰水泥有限公司搬遷建設水泥熟料生產線方案公告》。
江蘇省工信廳2021年8月5日公告附件可見,關閉項目包括江蘇金峰水泥集團3條熟料生產線,江蘇溧陽南方水泥1條熟料生產線以及溧陽東方水泥1條熟料生產線。建設項目為8000t/d、10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各一條,建設時間為2022年。
公告備注提到,溧陽東方水泥有限公司1條2500t/d和溧陽南方水泥有限公司1條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審批手續齊全。但因地方規劃需要,2017年溧陽市政府要求企業停產搬遷,其水泥生產許可證分別于2018年和2019年到期而未能換證。
西藏昌都市3家水泥項目批小建大,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2022年3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西藏自治區發現,昌都市水泥項目批小建大,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昌都市現有水泥企業3家,4條水泥熟料生產線,總產能為360萬噸/年。其中,3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屬“十三五”期間新建,新增產能合計270萬噸/年。現場督察發現:
西藏開投海通水泥有限公司野蠻施工,生態破壞十分嚴重。
昌都高爭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石灰巖礦山山體自然生態破壞殆盡,安全隱患十分突出。
八宿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石灰巖礦山未落實環評“邊生產邊治理”要求,沒有采取作業區及運礦道路灑水降塵、堆存物料防塵苫蓋等抑塵措施。
自治區有關部門批準昌都市4個水泥熟料項目實際建成產能超過批準產能的41.2%。
近兩年來市場行情相對較差,部分逐利企業便鋌而走險,違規違法現象在個別區域多發。近期各地公布涉及水泥企業的行政處罰多例。
淄博砼寶建材有限公司無證生產、銷售水泥被處罰
2022年5月23日,山東省淄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于淄博砼寶建材有限公司未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擅自生產、銷售水泥案的行政處罰信息。對企業處以罰款65000元,并沒收違法所得30240元。
武漢市東西湖區應急管理局對未落實安全管理規定的水泥企業罰款8萬元
6月6日,湖北武漢星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政府官網通報《安全生產執法案例》中提到一起武漢市東西湖區應急管理局對某水泥有限公司未落實安全管理規定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案。執法人員在其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多處安全隱患:
一是立磨車間閑置設備、水泥庫頂人孔門、提升機檢修門等多處受限空間無安全警示標志;
二是羅茨空壓機帶輪無雙面防護,不符合《水泥工廠職業安全衛生設計規范》(GB50577-2010)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要求;
三是球磨主傳動軸防護缺失,未對安全生產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并定期檢測。
針對以上問題,執法人員下達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并要求區應急管理局于當日對其中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最終作出合并處罰款8萬元的行政處罰。
宜良縣永興水泥有限公司未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對廠界顆粒物進行監測被通報
6月6日昆明市宜良縣政府公布一則《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提到,宜良縣永興水泥有限公司未按照排污許可證自行監測的要求對廠界顆粒物進行監測,違反了相關規定。鑒于其積極整改,已按要求整改完成。對其違反環境保護排污許可管理制度行為免予行政處罰……
內蒙古阿拉善盟應急管理局對松塔水泥一般生產事故罰款共計719906元
4月12日,內蒙古阿拉善盟應急管理局發布了對內蒙古松塔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年加工300萬噸石灰巖骨料項目“12·26”一般生產事故案的行政處罰決定,對事故責任企業寧夏亙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及相關事故責任人作出了罰款719906元的行政處罰。
靈壽中山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因揚塵污染被罰款兩萬元
2022年1月4日,因“貯存易產生揚塵的物料,未采取有效覆蓋措施防治揚塵污染”,靈壽中山水泥集團有限公司被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作出罰款兩萬元的行政處罰……
類似的行政處罰還有許多例,涉及安全隱患、環境污染、無證生產、批小建大等多種違規、違法行為。水泥人網友情提醒,工貿行業相關法律法規逐年加嚴,部分地區還制定了嚴于國標、行業的相關標準,“天眼”大數據下,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均難遁形。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