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多區域水泥價格上漲,個別企業的營銷政策變動較大,下游經銷商和司機多有抱怨。有司機在群里說:“海螺是騙子,害我排了7個多小時。 ”


為什么說海螺水泥是騙子?
據了解,絕大多數水泥企業上調水泥價格前,都會提前一天或幾天通知到經銷商,經銷商會根據自己的訂單情況選擇是否提前“囤貨”。
海螺水泥經銷商打款群里通知調價的信息是在8點17分,通知是自8點起上調40-50元/噸。前一日司機群里的通知是“25日8時上調50元/噸,后經研討決定,改為26日8點各品種上調30元/噸。”
據水泥人網了解,海螺經銷商收到預漲的消息,安排司機提前到排隊,當日有司機排了7小時以上,8點還沒看到漲價落實,以為是騙人的。當時9點系統里報價才顯示上調的。
中國水泥看海螺,海螺漲價看對手
有經銷商表示,如果片區內所有企業都同步調價,海螺肯定跟隨,難在總有企業不能同步,這就產生了很多不確定因素,也令海螺的價格像是時漲時落。“領導不簽字,說好的8點漲,也漲不了,只有領導簽了字,才能落實在系統里。領導也要看同區域其他水泥廠是不是調價了”上述經銷商對水泥人網表示。
買漲不買跌,漲價時競爭更激烈
針對近期多區域的集體調價,有市場人士表示,參考下游需求持續低迷的態勢,這一輪漲價大概率又是漲了個寂寞。多企業門頭排隊,更能說明部分人買漲不買跌的心理,絕大多數人都預判價格會持續上漲,現在囤貨能利可圖。可是區域內只要有一家企業不落實調價,其他企業絕大多數會跟隨恢復低價。市場份額之戰不僅在市場低迷集體降價的時候,在旺季集體上調價格的時候更加激烈,能上能下、能漲能跌,更能顯現企業的“精明”。
海螺漲價只發調價消息,不見蓋章公函
據經銷商反饋,海螺水泥銷售經理及經銷商多在群里或公眾社交媒體上發布調價消息,但是落實到電商系統里的時間與通知時間偶爾也會有出入。
落實在系統里才算數,系統只有經銷商能看到
蘇南某經銷商對水泥人網表示,前幾天漲價大家都在看海螺,區域內產能相對較大的金峰已經上調了30元/噸,而海螺卻遲遲未動,盡管價格上漲的通知已經發了,但是系統里仍是原價。
經銷商表示,系統價格只有在海螺水泥廠開戶的經銷商才能看到,只有系統價格上調了才算真的調價了。而且即使是系統調價格,加上海螺水泥一貫的返利政策,調價后的價格與其他企業的價格還是有一定的差價,海螺的實際成交價格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其實不只海螺,更多的龍頭企業為保證市場份額,都在“看對手”。
經銷商圈里流傳的一段話:“價格漲跌看海螺,海螺不動,大家不動,海螺一動集體行動”。大家見面都問“今天海螺漲了嗎?”。海螺是看“低價”,往往是大家都上調了價格后,才逐步落實調價。這也形成了矛盾體,大家看海螺,海螺看大家。以至于近期的幾番推漲都是失敗而告終,也就經常出現“漲了個寂寞,漲了個毛線,漲了個球,海螺是騙子,海螺哄人”之類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