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馬斯克突然開除80%推特合同工”的新聞沖上熱搜,甚至連孕婦都沒放過。同時,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所有被解雇員工將得3個月的基本工資作為遣散費,這比法律要求的超出50%。”馬斯克直言裁員是別無選擇,因為公司每天損失超過400萬美元。
裁員風暴席卷美國,7家互聯網巨頭40天裁掉8萬人
繼推特、臉書之后,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計劃從本周開始大裁員,預計將有1萬名企業員工和技術崗位員工受到波及。
當地時間 11 月 16 日,亞馬遜公司證實開始裁員計劃,預計將裁約 10000 人,這將是該公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據報道,裁員主要集中在公司的設備組織、零售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
除了這幾家科技巨頭之外,線上支付巨頭 Stripe 和網約車企業 Lyft 也擬裁員超過10%,蘋果公司凍結幾乎所有的招聘,直至本財年結束,高通立馬跟進這一動作……這場源于互聯網企業的裁員潮只是個開始,金融、媒體等行業都已受到影響。
當地時間11日,美國迪士尼公司宣布將采取暫停招聘、進行裁員等措施。公司表示,希望借此控制成本,爭取在2024財年實現盈利。
據了解,除了迪士尼,今年包括華納、兄弟探索、奈飛等美國其他大型媒體和娛樂公司都因為估值大幅下跌而進行多輪裁員。
隨著國際巨頭裁員的大消息一起來的還有河南地產一哥裁員7000人的消息。
河南“地產一哥”建業集團將裁員7000人
11月14日,有消息傳出河南“地產一哥”建業集團將裁員7000人,多名建業集團內部員工透露:“消息屬實,已經有員工被陸續叫去談話,15日之前簽離職(協議)。”“領導說公司很難,在崗也要降薪40%。”
這已經不是建業在今年第一次傳出裁員消息了,上一次還是在2月份,網傳建業集團裁員超六成,“在崗1063人,優化超650人,只剩下400多人”,人員優化比例高達61%。
國際巨頭,還是區域龍頭都在裁員,難道是又一次“裁員潮”要來了?
2021房地產裁員潮
A股上市公司裁員TOP20名單,海航科技裁員4.49萬人,裁員比例高達99.82%。
從裁員比例來看,2021年A股上市公司共有43家裁員比例在50%以上。海航科技裁員比例高達99.82%,員工總數由36992驟減至66人。
在萬科喊“活下去”之后,眾多房企就一路下坡了。恒大連總部都賣掉了。根據地產裁員消息,各大地產公司裁員名單表被曝光。
水泥是剛需行業,房地產的不景氣,受其拖累水泥行業業績大幅下滑。個別企業也開始以各種方式進入“裁員潮”。
紅師、華新、海螺加入“裁員潮”
水泥行業A股21家上市公司數據可見,近3年來有10家企業出現不同幅度的減員,其中金隅集團958人,華新水泥、海螺水泥減員也都在500人以上。
海螺水泥面臨人才流失風險
今年6月下旬,海螺水泥對于網傳“海螺裁員”消息辟謠稱,不可能裁員,效益不好的工廠部分能力強的員工會調崗到集團內另外的企業。之后又傳出海螺水泥安全獎減半的消息,且有通知稱,若企業出現虧損,年金也將取消。
近來多有海螺老員工表示“新招員工薪水高過老員工,徒弟工資比師傅高,以至于師傅不愿意教,徒弟不愿意學。”
此前還曾曝出,海螺水泥云南區域、貴州區域工廠錯峰生產期間員工只發基本工資。云南區域部分員工到手工資只有600多元,不僅如此,還要求員工簽訂自愿協議,導致部分員工主動離職。
另外,按照海螺水泥的績效評分標準,產量占50%,利潤占30%,成本占20%。利潤升,成本降,工資總額高,相應的中層管理人員和一線員工就都能漲薪,反之,漲也是降。
海螺水泥雖沒有主動“裁員”但是員工到手的鈔票少了,主動離職的就多了。人才青黃不接,企業將面臨人才流失的風險。
紅獅水泥實施競聘上崗,總部分離30%人員
據接近紅獅水泥的行業人士透露,紅獅水泥近兩年都是競聘上崗,原項目部部長都換成總經理職稱了,部分管理崗位已經換人,現在的管理層崗位已趨于年輕化了。今年9月底前有30%以上的分流人員可選擇買斷工齡離職或分流到下屬工廠任職。有個別員工不愿意“下廠”選擇了主動離職。
華新水泥機構調整,節省人力成本
華新水泥早在2021年初就對企業管理層進行了調整。關于調整股份公司組織結構的通知稱,為了保證公司業務的高效運營,節省人力成本,實現倍增計劃,對公司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公司由區域管理部門、業務運營部門、職能管理部門等組成。
塔牌集團精簡內部管理機構,“砍掉”了三個部門
今年9月29日下午“粵東水泥龍頭”塔牌集團宣布精簡內部管理機構,“砍掉”了三個部門。精簡后,總部職能部門由原10個部門降為7個部門。
塔牌水泥表示,在行業經營環境快速變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加大,為應對行業形勢變化,公司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進行降本增效。為不斷提高公司總部工作效率,壓減管理層級,減少管理人員職數,降低管理成本,結合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優化流程管控及內部控制。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第8次“裁員潮”真的來了,水泥行業也將面臨成本持續上漲、利潤持續下滑、人才流失嚴重、未來何去何從的一場“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