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多個省市自治區(qū)公布截止2022年12月底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清單,水泥人網注意到在安徽省公布的清單中,海螺水泥七條萬噸線尤其亮眼。
水泥人網注意到,上述七條萬噸線建設投產日期分別為2004年、2011年、2012年和2022年,其中有三條變徑窯單線產能達12000t/d。
另據水泥人網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國內已建成投產10000t/d及以上生產線共17條,其中包含陜西銅川市惠塬工業(yè)園2021年6月新投產的冀東水泥和堯柏水泥的兩條萬噸線以及2022年10月建成投產的池州海螺10000t/d生產線。
從近年新建、在建項目規(guī)模來看,單線規(guī)模多達到5000t/d及以上,且多為新型干法二代熟料生產線,其超產能力較傳統(tǒng)水泥生產線更強。
圖:3月12日,山水集團平陰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竣工投產
圖:3月10日,青水股份4000t/d二代新型干法節(jié)能環(huán)保綠色智能示范項目投產
圖:2月27日,廣西華宏水泥股份有限公司5000t/d熟料生產線點火投產
“批小建大”,水泥行業(yè)實際產能越來越多
據水泥人網此前消息,早在2020年4月黑龍江冀東水泥設計產能7200t/d熟料生產線日產量就已突破10000噸了,超產約67%。
相關行業(yè)人士表示,按照環(huán)評要求,水泥窯線的超產在20%以內為符合,現在的產線多已超過這個數字。近年來新建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經過技術改造,設計產能7200t/d實際可達10000t/d,6000t/d生產線實際產能可達9000t/d以上,也有部分設計產能4500t/d、5000t/d生產線實際日產量突破7000噸的,超產達50%以上。但是,實際超產部分并不在“置換退出”比例之內,無須“補充公示”。
如近年減量置換新建線,錦象水泥兩條日產6000噸生產線,產量目標均為9300噸,超產達55%。蘇北某企業(yè)兩條萬噸線,其一經過技術改造,月產量達到72.2萬噸以上,超產也達到20%以上。如此算來,設計產能7000t/d的生產線絕大多數實際產能都已經達到了或突破了10000t/d,即使不是近幾年新建的生產線,經過技術改造也完全能夠達到或者突破日前萬噸大關,水泥行業(yè)的“批小建大”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水泥的實際產能越來越多,過剩局面越來越嚴重。
盡管政策端減量置換去產能的力度逐年加大,但無論是老線技改還是新線投產,其超產的能力逐年增強。疊加部分區(qū)域減量置換,將僵尸產能變成了有效的新增產能,產能越建越多。
如此前江蘇省工信廳公布常州溧陽市東方水泥有限公司因經營原因于2017年停業(yè)關閉,相關生產許可證于2018年過期。但溧陽市工業(yè)和信息化局2021年上報不實材料,稱該企業(yè)因規(guī)劃調整而停產搬遷,符合遷建條件計劃異地新建兩條日產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
近期江蘇省整改后公布溧陽市前峰水泥有限公司承諾不再啟動“2021年8月5日省工信廳公告的搬遷建設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建設。溧陽東方水泥有限公司已停業(yè)關閉,廠房、設備已全部拆除,水泥熟料產能不再用于任何產能置換項目的退出產能來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近日公布的貫徹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顯示,已加強項目日常監(jiān)管,確保項目完成產能置換及相關審查審批手續(xù)后才能開工建設。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水泥行業(yè)“產量為王”的理念早已在某些企業(yè)管理者心里扎根,即使產能嚴重過剩的當下,仍以超產更多為目標。
近日,江蘇金峰控股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徐云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計劃新上兩條第二代新型數字智能化和超低排放的水泥熟料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