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知情人士向水泥人網反映,由于某大型水泥集團企業沒有按時上報錯峰停窯時間表,經遼寧省水泥協會去產能小組組長多次溝通,該水泥集團高層領導仍沒有明確的回復,使此次錯停窯時間暫緩。這也就意味著,遼中區域水泥企業協同以失敗告終。
拒絕協同,遼寧區域水泥企業“決裂”
遼寧省工信廳水泥熟料生產線清單中顯示,截至2022年12月,遼寧省共有包括天瑞集團、山水集團、遼寧大鷹水泥集團、亞泰集團等39家水泥企業51條生產線,總產能為5122.8萬噸,2015年以后新建產能占總產能的7.9%。
遼寧省水泥熟料生產線清單
來源:遼寧省工信廳
據水泥人網了解,新建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成本優勢越明顯,這部分水泥企業參與協同的意愿相對較低。他們更希望水泥行業能夠市場化運作,因為只有通過市場化運作,才會加速整個水泥行業的“洗牌”進程,逼迫部分落后產能逐步淘汰。產能縮減之后,各大龍頭水泥集團再度出山,收拾殘局,重整水泥行業,到那個時候,水泥市場如何發展就完全由幾大水泥龍頭集團說了算了。
海螺領頭,全國水泥企業“決裂”
海螺水泥曾公開表示,公司將繼續強抓市場建設,因時因勢差異施策,在穩定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努力提升經營效益。
海螺水泥總經理李群峰也多次強調過海螺水泥的整體經營策略:“我們始終強調,份額是基礎,盈利是目的。海螺水泥將堅持市場化運作,未來可能擇機做一些存量整合。只要我們的市場份額能夠保證,相信海螺依然能在周期下行中跑贏同行,跑贏大勢。”
同時,在水泥行業具有成本優勢的另一家水泥廠——紅獅水泥目前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是從近年紅獅水泥在各區域內的價格爭奪中也能看出來,紅獅水泥的價格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稍有不甚就會“開戰”。
在海螺水泥的帶領之下,越來越多水泥企業參與到爭奪市場份額的大戰中,拒絕協同,因此不僅是在東北區域,各個區域均出現了水泥企業“決裂”現象,水泥行業或將進入新一輪“混戰”。
頭部企業的決策是整個行業的發展風向標,在海螺水泥等大企業以市場份額為主導的策略影響之下,或能加速整個水泥行業的“洗牌”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