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工信廳公布了首批已建成φ3.2m以上水泥粉磨清單,涉及165家粉磨站220臺磨機。據水泥人網了解,自開展粉磨產能置換以來,山東省已退出粉磨產能1.17億噸。目前包括山東、河北等多區域已明確嚴禁新增水泥粉磨產能,建設項目需執行產能置換政策。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曾明確水泥粉磨行業限制類主要是60萬噸/年(不含)以下水泥粉磨站。水泥行業落后生產工藝粉磨裝備為直徑 3 米(不含)以下水泥粉磨設備(生產特種水泥除外)。
山東省《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文件,則是要求淘汰3.2及以下水泥磨設備,部分被列入淘汰的水泥產能指標可用于產能置換。對于水泥粉磨產能置換一事,很多業內人士各執一詞。在此不做評判,只是將部分觀點列舉如下:
1、水泥產量逐年下降,產能利用率走低,產需嚴重失衡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13年至2022 年十年間全國水泥產量總體呈下降趨勢,2022 年全年水泥產量僅為21.3億噸,為十年來最低產量,水泥產能利用率也呈現逐年走低的態勢。
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不是水泥產能過剩,而是下游需求嚴重不足。這也導致水泥企業運轉率進一步降低,水泥粉磨站大量產能閑置。也正因供需矛盾,各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屢屢發起“價格戰”,導致部分粉磨站利潤微薄甚至經營困難。
2、過剩的是熟料產能,水泥粉磨是化解過剩產能的
過剩的是熟料產能,而非粉磨產能。水泥粉磨站是消耗熟料的,減少水泥粉磨產能勢必增加供給端熟料產能的過剩。
據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水泥產品審查部統計,全國水泥(獨立)粉磨企業約為2200家,水泥磨機共計5700余臺,直徑3.2m 的水泥磨機仍是目前主力磨機,全國約有2300臺,約占全國水泥磨機總數40%,且有超過70%的水泥粉磨站只有1條生產線。
水泥粉磨站是水泥生產的終端,從其分布的地理位置上來看與熟料企業相同,多分布為熟料產能較為集中的華東、中南、西南、華北、西北、東北等區域。由此也可佐證水泥的“過剩”反映的是熟料的過剩,單純地減少水泥產能并不能化解熟料過剩。
由于水泥產品對熟料的依賴,在水泥供不應求的年份,部分大廠停止對外銷售熟料產品,對下游粉磨站企業實施“熟料控銷”,粉磨站企業無奈轉向海外采購熟料;在泛東北區域水泥價格較低,熟料大量過剩的時候,以海螺水泥為首的“東北辦”將東北過剩產能運抵長三角、珠三角水泥消費核心區域,以緩解當地過剩。而接收這些“過剩”熟料的正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的粉磨站。
3、粉磨站是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嗎?
從粉磨站工藝本身來看,粉磨水泥的過程中會消耗眾多來自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的廢渣,廢料,所謂高耗能、高污染,相比熟料煅燒要低得多。
從粉磨生產工藝流程圖可見,水泥粉磨原材料為熟料、石膏、礦渣、鐵粉等,其生產工藝,消耗最多的是電能。而據水泥人網了解,絕大多數粉磨企業為節省電費利用峰谷電生產,還有部分企業利用現有廠區空地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此前亦有粉磨站創造出19度電耗的新紀錄。
至于高污染一說,眾多的智能化、綠色化粉磨生產企業已經自證清白。正如河南孟電集團粉磨車間相關負責人所言:“管好跑冒滴漏,所有粉磨站都能達到星級酒店水平。”
資料圖:孟電水泥星級粉磨站
對于水泥粉磨而言,最有效的減碳措施就是減少熟料的用量,而且少用熟料也可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如部分粉磨站利用有一定強度的礦粉來代替部分熟料。
礦粉不僅可以直接摻入水泥里面,而且比熟料和水泥都便宜。所以,很多粉磨站一直在用高標號水泥兌礦粉加工低標號水泥。以冀東42.5水泥為例,內控質量要求,出廠28天強度須超過48兆帕,而粉磨站的水泥,達到45即可,中間有3MPa的差值,所以就有摻加礦粉的“空間”?,F在部分新廠42.5水泥,抗壓等級強度甚至可以達到51-53兆帕,這給粉磨站添加礦粉更大的空間。從這一方面講,單體粉磨站的存在不僅化解了部分熟料產能過剩,甚至可以幫忙部分大廠消化水泥產能。
4 產能置換或為“絞殺”單體粉磨站的又一“殺手锏”
此前,山東一些水泥粉磨置換項目,在完成產能指標減量置換后,發現沒有足夠的能耗指標,新線建成后無法投入運行。
當地貿易商對水泥人網表示,在今年低迷的市場行情下,主流水泥企業報價并不比單體粉磨企業高多少,退出項目讓出來的市場份額,絕大部分由各大品牌企業掌握。產能置換或為“絞殺”單體粉磨站的又一殺手锏。
據水泥人網不完全統計,今年1-7月,山東省公告用于置換或補齊產能退出的粉磨生產線共20條,關停拆除時間多在2022年12月31日。
5、嚴禁以技改為由擴大熟料,粉磨置換或步后塵
此前,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明確要求,嚴格產能置換,遏制新增產能,禁止以技術改造等名義擴大產能。水泥熟料項目嚴禁以技改為由1比1置換,水泥粉磨如熟料一樣1比1置換新建生產線,也有變相增加產能的可能。
相關行業人士表示,水泥粉磨站也可以超產。通常能夠超出設計能力核定產能的20%~30%,與回轉窯的超產能力差不多。水泥粉磨系統,目前最主流的配置是輥壓機加φ4.2×13米球磨機。設計產能一般是200~220噸/年,而實際可以達到260-320噸/年。
粉磨超產其實也是如熟料超產一樣的“鉆空子”,如熟料生產線按照水泥窯規模核定產能,窯的規格是固定的,設計產能是一定的。但是附屬設備預熱器、篦冷機等可以加大,事實證明近些年部分企業的技改項目都是這么做的。正因如此,設計日產5000噸熟料的窯,實際可以達到6000~7500噸,設計日產6000噸的可以達到9300噸,設計日產7200噸的,可達到萬噸以上。
水泥粉磨系統也是如此,設計產能按球磨機的規格來核定,實際上,還可以通過增加、擴充附屬設備規格來增加產能。
6、單體粉磨站不是劣質水泥的代名詞
水泥粉磨企業中絕大多數為民營單體企業,為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眾多企業管理者身兼數職,在研發和精進的路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部分粉磨企業不僅廠區環境優美,在耗能及生產工藝,技改革新方面亦有獨到之處。
一直以來,以生產32.5水泥為主的單體粉磨企業,被個別行業人士定性為“劣質水泥的生產者”。不可否認,有些單體粉磨企業,為提升盈利,在粉磨水泥時罔顧產品質量,偷工減料。不僅采用劣質材料,在生產工藝上也有欠缺。但是絕大多數水泥企業還是能夠達到標準要求的。因為沒有哪一家正常經營的企業,會自己砸自己的“招牌”。所以單體粉磨站并不是劣質水泥的代名詞,甚至有部分優秀的粉磨企業在產品質量和能耗以及生產成本上優于全能水泥廠。而且,從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抽檢結果可見,生產劣質產品的不僅僅是單體粉磨企業,部分熟料企業,全能大廠一樣有劣質產品產出,所以不能以偏概全。
國家七部委此前發布的《關于提升水泥產品質量規范水泥市場秩序的意見》文件中曾明確指出“鼓勵粉磨企業按照減量置換原則實施轉型升級”。所以粉磨產能置換,目標是“轉型升級”,是降低粉磨電耗,提升先進產能比例,而非緩解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