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設備企業窯筒體修復工程師向水泥人網反饋,近來工作量增加,不到一個月已經修復了多條窯筒體裂紋問題,其中有6條窯都是在二檔輪帶到大齒圈之間的相同區域出現裂紋。
圖:裂窯修復前、中、后
圖:回轉窯二檔輪帶后筒體裂紋搶修圖片
圖:回轉窯筒體裂紋搶修中
為什么窯裂頻頻發生
回轉窯是水泥生產企業的關鍵設備,若在生產運行過程中出現筒體開裂,將會嚴重威脅到整條生產線的安全運行,需要及時停機維修或更換部分窯筒體。
窯筒體裂縫,甚至爆裂在水泥行業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這類罕見的惡性事故之所以屢見不鮮,除了設備本身原因和操作不當原因外,與日常維護關系密切。
水泥窯“擋磚圈”傷不起
該工程師反饋稱,某企業窯筒體運行的12年間,曾更換兩段窯筒體。因在更換的過程中未考慮擋磚圈的位置,導致擋磚圈移至了溫度較高、熱應力變形最大的燒成帶附近。在第二次更換后不久便在擋磚圈附近出現了裂紋。
進窯檢測發現,窯筒體磨損區域對應窯磚的環向錯位較多,這可能是因砌筑施工時,環向間隙沒有控制好,出現環向偏差,且拆下了磚上粘貼的膨脹紙片或是多打了耐火泥,在窯點火升溫或是正常運行時,沒有窯皮覆蓋,耐火泥脫落,留下了間隙,特別是高溫區域窯筒體的膨脹大于磚的膨脹時。
另外,擋磚圈前一環是300mm鎂鋁尖晶石加工磚,加工磚的切割尺寸很難控制,為了便于施工,往往會多切。從窯筒體磨損的情況來看,就是這部分擋磚圈與前一環磚的軸向間距較大,空隙寬。生料粉與窯筒體直接接觸,持續沖刷,最終磨出V型溝槽。
盡管采取了緊急修復,加筋處理,但仍存在一定再裂的風險。對此,設備企業窯筒體修復工程師給出三條建議:
一、窯內擋磚圈附近耐火磚出現異常竄動時就要及時進行檢查和處理;
二、砌筑耐火磚時一定要滿足施工線和控制線的規范,鎂質磚上粘貼的紙片不能隨意拆下,有加工磚出現時必須精準切割,切割不精準的堅決廢棄;
三、二檔輪帶后的高溫應力區域內不能設置擋磚圈。
上述設備窯筒體修復工程師表示,平均一年要修復20多條裂窯,且每一條窯裂都是多種因素的疊加。
這些“癌細胞”導致水泥窯變“脆弱”
上海一家鑒定中心此前曾接到一起筒體開裂的委托鑒定,某水泥公司一水泥回轉窯筒體在使用多年后發生筒體開裂,造成財產損失。為查明筒體開裂原因,相關保險公司委托鑒定中心對此事項進行鑒定。事故調查階段分別排除了可能導致窯筒體開裂的五個原因:
1 由于中心線不直導致筒體長期三檔受力不均勻出現開裂;
2 原材料選材錯誤導致筒體最終開裂的可能;
3 筒體由于運行過程中超溫材質脆化導致的開裂;
4 由于焊接應力、焊接裂紋等焊接因素導致筒體開裂;
5 窯筒鐵鋼板厚度問題。
排除上述五個原因后在窯筒體開裂斷口處發布氧化銹蝕現象,且窯內水泥原材料存在一定量的P、S、Ca、Al元素。
依據的調查結果,鑒定中心給出意見為,涉案水泥回轉窯筒體的開裂與筒體在長期運行過程中筒體減薄。同時窯內原料中有害雜質元素在高溫作用下進一步促進了筒體的腐蝕減薄速度,致使筒體強度降低,在回轉扭矩的作用下,筒體在薄弱處出現開裂。
當下,越來越多的水泥企業轉型升級為環保公司,協同處置成為標配。入窯物料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那樣的有害因素,如“癌細胞”一樣侵蝕著窯筒體。我們能做的就是將窯筒體的內外合理布置防護和“崗哨”,實時監測溫度,隨時抵御侵害。